公司新闻

用电量继续突破万亿千瓦时。你怎么认为?

作者: 365bet网页版   点击次数:    发布时间: 2025-10-09 11:49

今年7月和8月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10226亿千瓦时和10154亿千瓦时,继续突破万亿千瓦时。你怎么认为?全社会用电量持续突破万亿千瓦时!近日,国家能源局公布了7、8月份用电量数据。其中,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.226亿千瓦时,比去年同月增长8.6%。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,比去年同月增长5%。每月用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意味着什么?这背后有何经济发展趋势?我们如何理解数十亿千瓦时? — 横向,一万亿千瓦时我们的用电量相当于日本一年的用电量。纵向来看,这一数据10年用电量翻了一番,被视为经济社会运行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。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,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。今年7月份,我国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2260亿千瓦时。这是全球首次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。 8月份,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154亿千瓦时,再次突破“万亿”千瓦时大关。数十亿千瓦时是什么概念?横轴上,一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一年的用电量或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量。从纵向来看,这个数字在10年内翻了一番至2015年7月,用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。分行业看,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,比去年同月增长20.2%。这一增幅比上月提高15.3个百分点。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,比上年同月增长4.7%,增速比上月加快1.5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,比去年同月增长10.7%,增速比上月加快1.7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内部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18.0%。看这个数据可以看出,第二产业占比最大七月“总”用电量。作为工业生产基本要素的电力消耗不断增长,意味着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。 “7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继续增长,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领先。”中国电委统计和数字信息司副司长姜德斌分析道。具体来看,7月份四大能源交通行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月增长0.5%,增速比上月提高1.2个百分点,由前两个月的正增长转为负增长。此外,大多数消费品制造行业的用电量也在增加。 7月份食品制造业、烟草制品行业用电量工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比上年增长7.3%、5.3%和5.1%。我们再来看看8月份的情况。 8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.7%,比去年同期提高5.1个百分点。其中畜牧业和渔业用电量最多,增速分别为12.3%和10.9%。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%,环比提高0.3个百分点,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。 。其中,四大能源交通行业全社会用电量比去年同月增长4.2%,比上月提高3.7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虽然比上月小幅回落,但增速仍保持在7.2%的高位。此外,城乡居民家庭用电量1963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2.4%。哪些因素会增加能源消耗? ——随着高温持续,多个地点的电力负荷迅速增加。宏观经济持续复苏,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,月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。这背后的因素是什么?另一方面,还有持续热浪的影响。今年入夏以来,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天气,导致全国多地电​​力负荷快速增加,城乡居民用电量猛增。仅7月4日一天,全国用电高峰负荷就达到14.65亿千瓦,较去年增加约2亿千瓦。截至6月底,创历史最高纪录(2024年为14.51亿千瓦)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.5亿千瓦。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等电网发货量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.5亿千瓦,高峰负荷较春季平均增加近4000万千瓦。大约 90% 的负荷增量是用于空调和制冷的能源。 “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,7月份全国多地出现多次高温,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,当月城乡居民家庭用电量同比增长18%。由于持续高温高湿,全国多地负荷创历史新高。居民同比增长18%。”7月份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8%。 “河南、陕西、山东、四川、安徽、湖北增长均超过30%。”蒋德斌表示,另一方面,得益于“两新”、“双优”促消费、“反放”稳工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,宏观经济保持回升态势并有所好转,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, 导致全社会用电量进一步增加。 “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月增长5.5%,创今年最高。特别是钢铁、建材、有色金属、化工等材料行业用电量回升迹象明显。全社会用电量比去年同月增长4.2%,比去年同月提高3.7个百分点7月份,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呈现强劲增长。增长9.1%,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速约4.6个百分点。姜德斌表示,值得注意的是,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,新能源汽车制造业、太阳能产业制造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,表明 新的生产力正在提高。快速增长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,用电量不断增加。消费的增加也带动了用电量的增加。今年以来,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增长,促进服务消费政策有效落实,服务消费市场保持快速增长。例如在备受欢迎的苏州超级联赛将于今夏举行的江苏省,仅7月份全省健身休闲设施用电量就同比增长了23%。当月,该州食品饮料行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0.1%。酒店业用电量也较上年有所增长。分别增长10.3%和5.3%。如何保证高能耗? ——平稳用电,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供电保障能力、稳定运行调节能力、应急响应能力。从用电量来看,月用电量超过万亿千瓦时,彰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活力。这些前所未有的数据与稳定的电力供应密不可分。王洪志 国家统计局局长l 能源局表示,今年“七衰退八反弹”期间,该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、暴雨、洪涝、台风等极端天气状况。与此同时,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,能源供应安全需求增加。迎峰度夏期间,我国电力供应保持稳定有序。在能源安全方面,可以说“我们已经度过了高峰,也覆盖了谷底”。总体来看,我国能源供应安全能力和韧性已达到较高水平。稳定的功耗依赖于强大的独立电源保障功能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多措并举加强能源供应链稳定安全。国内能源生产加快,消费增量90%以上由内部保障。其中,氖w能源发挥重要作用,实现两个“50%”目标: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近50%,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%。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8月底,全国累计发电装机达到36.9亿千瓦,比上年增长18.0%。其中,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17亿千瓦。这意味着我国独立供电的“核心市场”更加稳定,“绿色含量”也在不断提升。稳定的功耗是由稳定的运行和调节能力支撑的。目前,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生产、供应、储存、销售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。活力储量不断提高,“国家油气电网”加快形成,大型电网的资源配置和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尤其是今年夏季高峰期之前,龙洞山。东部、哈密、重庆等省区输电通道已投入运营,为多个城市提供稳定供电,保障用电高峰稳定用电。稳定的用电也离不开强大的应急支持功能。当电力负荷快速增长时,电网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。特别是随着世界各地异常天气条件和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,电气系统的响应能力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。王洪志介绍,目前我国正在发展和建设全国性的电力应急保障体系,在四川建设四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。重庆、西藏、华南、华北、华东等地区,着力提升煤炭、油气应急保障能力。能源电力系统长期保持稳定可靠运行,全国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。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,下一阶段将指导“十五五”新能源体系规划,坚持用电渐进原则,积极引导理性能源消费和绿色能源消费,坚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,努力实现从“用电”向“智慧用电”转变。 (记者廖瑞玲)